台南市各大宮廟的名稱沿革

台南市各大宮廟的名稱沿革 分享到Facebook 台南市各大宮廟的名稱沿革 分享到LINE 台南市各大宮廟的名稱沿革 分享到Twitter
台南市各大宮廟的名稱沿革

天公廟:
亦稱為天壇等,天壇的稱呼,謂起源於早期府城官吏設壇祭天公之處,由京師始有之,屬大祭典由皇帝親祭。本市的天壇並非官設,為咸豐三年(1857)總理梁章懷,薛呈儀,董事葉慶祿,協事盧宗獻,梁崑山等民人集資創建者。清代書志在官祀壇廟中並無天壇之記述,連橫台灣通史載為天公壇。
本廟主祀玉皇上帝神位牌,廟域面積為401坪。大庭之前有照牆,經山川門而入為拜亭,正殿,後殿,左為廊及壇室。後殿建於咸豐四年(1858),前殿建於道光年間。嗣後屢有修葺,現廟宇於民國三十八年由林叔桓,郭池中等人捐募重修者。

開基玉皇宮:
昔稱玉皇太子廟,奉祀玉皇上帝四殿下,創建於明鄭時期。康熙廿七年(1688)總鎮楊文魁重修,為清代台灣鎮官兵所供奉。本廟殿宇二次大戰期間被炸毀,現廟宇係光復後重修,成為鋼筋水泥建築物。廟前古榕依舊。此廟位於尖山之頂

北極殿:
亦稱為真武廟,大上帝廟,廟域面積143坪左右,創建於永曆廿五年(1672)。地當鷲嶺之頂,為台南市最早在街道上的廟宇,本廟主祀玄天上帝。雍正八年(1730),乾隆五十六年(1790),道光十八年(1838),咸豐六年,民前一年,民國十七年,四十七年歷有修葺。明鄭時期古廟。有寧靖王書[威靈赫奕]匾額

集福宮:
廟域面積大約39坪,平面形只有本殿,空庭,左廂,主祀玄天上帝,為乾隆元年(1736)泉州塘後鄉藉移民黃姓所建

靈佑宮:
亦稱小上帝廟,奉祀玄天上帝,創建於永曆二十五年(1671),道光,咸豐年間曾加修葺,至民國初年重建,二次大戰期間毀,光復後重修。

崇福宮:
境內里人創建於道光二十九年(1849),廟域面積18坪

聚福宮:
廟域面積13坪。道光年間晉江靜浦蔡姓移台後,在家奉祀玄天上帝,至光緒八年(1882)蔡聯新,蔡慶雲等醵資購買民屋彷廟宇佈設者

菱洲宮:
奉祀玄天上帝,創建於道光年間
菱洲宮之前身為天王爺館。天王爺及其他神像於道光年間由哨船港登陸。後來玄天上帝入祀成為主神後再更名為菱洲宮。

沙淘宮:
亦稱頂太子廟,創建於永曆年間,主祀太子爺,民國六十七年改建。原為台江海濱,兒童嬉戲之守護神廟宇。

昆沙宮:
俗稱下太子廟,廟域面積52坪左右,主祀中壇元帥太子爺,創建永曆年間,至乾隆四十年(1775)築靖波門時,城垣緊迫,廟庭窄小。乃擇原廟略東地點現址遷建。民國20年因廟宇隔鄰之民房改建時,鑿地基時震動,致使廟壁棟樑傾圯,乃加於重建,二次大戰期間遭受破損,民國三十五年重修。

開隆宮:
俗稱七星夫人廟,廟域面積123坪,創建於雍正10年(1732),主祀孩童保佑神七星女娘娘(七娘媽),由山東省牟平縣分火而來者,道光23年(1843),陶敬敖,呂武昌等人募款重修,光緒6年(1880)吳乾寬,張宥等人再修,現廟宇於民國14年重修

馬公廟:
廟域面積198坪,本廟創建於永曆年間,初主祀馬王爺(29宿中之天駟星),後來蛻變成主祀航海,拓墾之神輔信將軍馬援。或謂奉祀開漳聖王之滬從馬公爺。或訛傳所祀馬公爺為鄭成功定都台灣時之掌軍主將。本廟於乾隆42年(1777)知府蔣元樞重修,咸豐五年(1885)大修,民國15年再修,最近改建,己變成鋼骨水泥的殿宇

小南天:
舊地名蕃薯崎上,原廟址在巡道衙左畔,民國18年拓建市街時遷建現址,廟宇面積約9坪,本廟主祀福德正神,創建永曆年間,康熙5年(1666)地方士紳重建,雍正初年巡道吳昌祚修建,乾隆58年(1792)巡道金溶偕地方人士再修。

景福祠:
以前位於仁和街,地當往昔佛頭港港岸,佔地12坪,本廟主祀福德正神,創建於乾隆15年(1750),嘉慶16年(1811)怡發號等商人醵金重修

總祿境廟:
俗稱下土地,廟域面積20坪左右,創建永曆年間,主祀福德爺。本廟福德爺神像頭部,曾於民國67年遭歹徒砍斷,破壞文化遺產之愚舉頗為遺憾,現己修護。

軒轅境廟:
俗稱頂土地,廟域面積80坪,主祀福德爺,創建於道光15年(1835),民國47年重修

聖公廟:
廟域面積10坪,創於康熙57年(1718),民國4年林火等重修。

油行尾境:
福德爺祠,創建於嘉慶年間。

東嶽殿:
廟域面積135坪,創建於永曆27年(1674),祀五嶽帝之一泰山東嶽大帝(仁聖大帝)。傳神像係由鄭成功復台之際奉自大陸者。入清之後,康熙41年(1702)增建鐘,鼓樓,續建幽同殿。乾隆16年(1751)舉人許志剛,貢生陳國瑤倡議改築,同43年(1778)里人何燦芳重修,嘉慶14年再修,同治2年(1863)葉維翰又修,日據時期,為拓寬建國路,原廟堂之前殿被拆除,光復後屢加修葺。因台島在我國東部,故祀五嶽大帝中的東嶽大帝,本廟為台海地區祀東嶽大帝的創始者。

三山國王廟:
舊地名水仔尾之處,廟域面積寬大。主祀潮州巾山,明山,獨山。三山之神,並設韓文公祠,雍正7年(1693)知縣楊允璽,遊擊林夢熊率廣東籍諸商民建築,乾隆17年至18年(1752~1753)徐德峻重建,嘉慶7年(1802)監生翁俊等修,光復後管理不善,致居民霸住不離去,任其荒廢。民國65~66年曾重修。有乾隆帝御筆[褒忠]匾額。有巡台御筆楊二酉書桂聯。有[韓文如潮]匾額

水仙宮:
廟域面積187坪,本廟主祀水仙尊王五尊(大禹,伍員,屈原,王勃,李白),康熙54年(1715)由三郊所建,乾隆6年(1741)陳明忠醵金修護,光緒3年(1877)大整修,民國15年7月15日,由三郊與水仙宮街等12街醵金重修,二次大戰期間拆除中,後殿築防空洞,今僅存前殿。

總趕宮:
廟域面積101坪左右,本廟創建於永曆年間,主祀倪總管,又傳(奉祀開漳聖王滬從倪府將軍),道光15年(1835)重修,厥後屢加修葺。曾為台江海濱航海之守護神

媽祖樓天后宮:
廟域面積大約88坪,主祀天上聖母,本廟創建於道光5年(1825),至道光21年(1841)3月許光,李員木,張文德等人鳩資重修,民國47年蘇福成等人再修

溫陵媽廟:
原址在忠義路五帝廟附近,光復後遷建,現址在濟生街,地當舊運河南岸,主祀天上聖母。

金安宮:
主祀天上聖母,創建於嘉慶22年(1817)

三官廟:
廟域面積245坪,創建於乾隆43年(1778),原係知府蔣元樞之生祠,因遇禁改祀三官大帝,即三界公(天官紫薇大帝,地官清虛大帝,水官洞陰大帝)。咸豐10年(1860)改修,光復後再修,民國51年增建小門。

五帝廟:
又稱五顯靈宮。創建康熙年間,主祀五顯大帝中之一的[三眼神],主驅逐瘟疫,或謂司技藝神,信徒多福州籍移民。本廟內存有陳遠致[西南得朋]匾額。

西來庵:
原址在現青年路基督教會,舊地名為亭仔腳街之地。為設扶鸞之所,民國初年,因余清芳在此籌畫焦吧哖抗日事件,事敗後廢庵,神像移存竹溪寺。在正興街之西來庵,係光復後新建者,現已在大興街重建,並己完成建醮

陰陽公廟:
廟房面積34坪,創建於道光7年(1827),主祀陰陽都總管,原廟址在現電信局附近,日據時期遭拆除,遷建現公園路,再遭公園路拓路工程之累,復遷建現址。

臨水夫人媽廟:
廟域面積404坪,主祀臨水夫人媽陳靖姑及林紗娘,李三娘等三夫人,創建於乾隆51年(1786),光緒12年,里人葉仰古重修,嗣後陳敬忠再修

西羅殿:
接官亭之東,廟域面積20坪,主祀廣澤尊王(郭聖王),康熙57年(1718)泉州府南安縣郭姓移民,奉廣澤尊王像扺此建廟。本廟在光緒8年(1882)及民國3年增加予修葺
西羅殿之前身為聖王公館。其位置在於風神廟左。現址為舊大西門遺址。聖王公館於日據初期移至現址當時廟域面積約19坪多廟名為鳳山寺。後再更名為西羅殿。

永華宮:
舊地名柱仔行街,原址在南門路基督教會,日據時期拆除改建於現址,廟域面積160坪,主祀廣澤尊王,創建於乾隆15年(1750),光緒17年(1891)小修,翌年重修。

藥王廟:
主祀藥王大帝偏鵲,或有云祀韋慈藏,神農,韓康,章善俊等,恐有誤。域大約153坪。本廟創建康熙24年(1685),蔣毓英任知府之時,為本市八廟之一,以規模宏大,建築雕刻巧麗而著,至日據時期仍安然無恙,民國58年8月,為闢建協進街,中,後殿竟被拆除,今僅剩前殿,至此擁有。。。寫到此,我有生意要出去一趟有空再寫。

開山宮:
亦稱開仙宮,傳於永曆年間荷據時期以前建築,所奉祀為陳稜將軍,故稱[將軍祠],明鄭時期改為[開山宮],康熙20年(1683)前後改奉醫神吳真人(保生大帝,大道公)。本廟乾隆5年(1740)曾加予修葺,光緒9年(1883)毀於大風暴雨後,續由歐陽騰,許如壁,徐光樟,葉登科等人鳩資重建,民國三十一年為開防空洞,悉於拆除,又於民國43年重建。為台南市祀大道公最早廟宇,也為台灣島最早創建的廟宇之一。

興濟宮:
俗稱頂大道公廟,廟域面積123坪,主祀保生大帝,建於康熙23年(1684),或云建於永曆年間,嘉慶年間加於修葺,民國60年又改建。

良皇宮:
俗稱下大道公廟,廟域面積126。06坪,廟房為121。21坪(因為我是下大道人,對主公廟的坪數很清楚),創建於永曆年間,主祀保生大帝吳真人。乾隆32年(1767)重建,嘉慶年間黃鐘岳集資重修,光緒4年(1878)進士黃琦籌募捐購民房擴大廟域。

元和宮:
舊地名水仔尾,廟域面積廣大。創建於康熙35年(1696),主祀保生大帝吳真人,原白龍庵五福大帝五尊寄存於此

保安宮:
創建於康熙57年(1718),民國24年徐裕安,徐聯耀捐獻土地,安東,安西二里人捐款。主祀五府王爺。為台南市中西區規模最大的王爺廟。民國76年廟前立的一對旗杆,與南鯤鯓代天府和學甲慈濟宮的旗杆,號稱為全台三大旗杆。。廟內藏有白蓮聖母(白色花崗岩石龜),原係乾隆御製碑贔十座中之一,在運扺王宮口時遺失,日據時期浮出於府前路保安街底,居民運往本廟供祀者,石龜上應有的碑石不知去向。

普濟殿:
廟域面積93坪,主祀池府王爺,創建於永曆年間,康熙22年(1683)蘇萬利,金永順,李勝興等三郊商戶醵資改建,同治4年(1865),光緒元年(1875)歷有修葺,光緒25年(1899)再重修,民國67年改築。係本市最早興建的王爺廟,此廟與三郊有淵源,在我先祖謞記中,超過四萬字記載普濟殿與三郊的關係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該廟本可列入國家一等古蹟,但因為當時台閩做古蹟評鑑時,該廟已全拆,廟也蓋到一半,無法列入古蹟之林,殊為可惜。

福隆宮:
舊地名米市街,故本廟俗稱市仔頭廟。建於永曆年間,主祀大道公,前後修葺三次。
福隆宮原名為福隆境。主祀福德正神。俗稱市仔頭土地公。日據時期大北門外石頭坑因遭天災地變因而廢莊。莊內有間主祀保生大帝之廟宇(廟名待查)因此漰塌。因此將保生大帝與其他神明遷入福隆境廟內與土地公同祀。。後因信徒將保生大帝升為主神因而廟名更改為福隆宮。現今廟內還保存福隆境古香爐一座。

三老爺宮:
主祀三老爺(朱王爺,曹王爺,魏王爺)三尊,本廟創建於乾隆15年(1750),嘉慶12年(1807)王得祿,王叔等人捐修。

大人廟:
俗稱代天府,廟域面積52坪,本廟奉祀朱,池,李府王爺。創建於康熙55年(1716),現廟址係日據時期拓寬東門路及圓環時遷建者。

保西宮:
創建於康熙57年(1718),奉祀葉府千歲

南沙宮:
主祀黃包府千歲,本廟創建於乾隆11年(1746),由舊下南河,頂南河街,看西街,松仔腳等地居民醵金創建,光緒29年(1903)曾加修葺

福安宮:
廟域面積20坪。創建於嘉慶15年(1810)或云建於道光元年(1821),主祀李王爺

廣安宮:
主祀池王爺。創建於雍正元年(1823),乾隆11年(1846)5月重建,咸豐10年(1860)加以整修。為清代初期所建的古老王爺廟。

天池壇:
廟域面積22坪。主祀天王爺。初奉祀於現廟附近一茅屋中。同治12年(1873)由街民醵資創建廟宇於現址,民國45年再修。

尊王公壇:
本廟初由邱姓漁民供奉,光緒5年(1879)信徒鳩資創建廟宇,原址在運河里友愛街,民國12年因闢路遷建,23年又因市街擴建。民國44年又重建,現又因海安路拓寬,又遷到尊王路。

萬福庵:
本庵奉祀三寶佛,觀世音菩薩及齊天大聖,創建於永曆年間,為鄭成功部將阮駿(季友)遺孀信佛食菜終老之所。按院季友於永曆十年(1656)陣亡於舟山之役。鄭氏亡,改為寺庵,稱[阮夫人寺]。嘉慶八年(1803)重建,改為萬福庵。嘉慶11年里人蕭元錕鳩資重修,近又改建。古色已消失。有[明英義伯阮公季友牌位]為現存最古牌位之一。有林朝英書[萬福庵],[小西天],[三寶殿]等匾額

清水寺:
寺域面積66坪,創建於康熙年間,原係奉祀清水祖師之寺廟,乾隆35年(1770)大雨,東安坊有漂流古木,里人拾之雕觀音像,祀修增築。清水寺現立祀觀音菩薩四尊(即水流觀音),清水祖師降為配祀。曾為台南五古剎之一,次於法華,開元二寺,與彌陀,竹溪二寺齊名。

龍山寺:
原址在大東門城下,本寺主祀釋迦牟尼佛,創建於明鄭時期。又云雍正年間,里民所建。乾隆54年(1789)里人王拱照等修葺,道光23年(1843)總理張鳳,林國春等人重修,同治十年(1871)戴原發,林吉成再修,光緒十年(1884)戴原發,林振等人重修。民國16年開闢東門路遭拆除,移至現址。

開基天后宮:
舊地名鎮北坊水仔尾,主祀天上聖母,建於永曆年間,俗稱小媽祖宮。蔣允焄,蔣元樞嘗加修葺,光復後重修。本廟為台南市最早興建的媽祖廟。

海安宮:
舊地名西定坊古港口鎮渡頭位置,主祀天上聖母,座東朝西,乾隆53年(1788)福康安偕眾官兵所建,由郡守楊成理主其事,至嘉慶三年趙寶,陳其良,郭拔萃等修葺,光緒三十一年(1905)由三郊重修。存有乾隆帝御筆[佑濟昭靈],王得祿[聖慈母德],施瓊芳[鏡砥覃熙],愛新泰[惠及戒敦]等匾額

大天后宮:
廟域面積644坪,主祀天上聖母,康熙23年(1683)施琅改建明寧靖王府為天后宮廟,康熙59年(1720)列入祀典。乾隆5年(1740)鎮標遊擊石良臣建左右廳於後殿兩側,三十年(1765)蔣允焄修葺,四十三年(1778)蔣元樞重修,另設官廳,四十九年(1784)郡守孫景燧再修,嘉慶元年(1796)士紳沈清澤等人捐修,道光十年(1830)官民捐資重修,同治八年(1869)再修。據傳朱一貴曾以此為王宮。

神農殿:
亦稱五穀王廟,主祀神農大帝,創建於咸豐七年(1857),日據時期管理欠善,任其荒廢,終於傾圯。至民國43年始予重建,清代屬官廟。

大關帝廟:
亦稱祀典武廟,建於永曆年間,康熙29年(1690)台廈道王效宗修,55年(1716)台廈道陳璸重修,56年邑人在原地重建,乾隆3年(1738)巡道尹士俍倡修,31年(1766)巡道蔣允焄增修,42年(1777)知府蔣元樞復修,54年(1789)知府楊廷理又重修,嘉慶12年(1807)知縣薛志亮捐俸倡修。同治,光緒年間,又多次加工修葺,民國22年又重修。

開基武廟:
俗稱小關帝廟,建於永曆23年(1669),據傳文衡聖帝神像,係鄭成功部下從晉江土門關帝廳奉請而來者,初搭寮祀之,康熙58年(1719)邑人重修,嘉慶23年(1818),光緒2年(1876)歷加修葺,該廟創建於明鄭時期。較祀典武廟為早。

厲王宮:
主祀厲王爺,創於永曆年間,宣統3年(1911)曾整修。

府城隍廟:
廟域面積寬大,廟建築物占76坪,在府署之西南,創建於明鄭時期永曆37年(1683),主祀城隍爺(威靈公)。康熙32年(1693)知府吳國柱倡修,乾隆24年知府覺羅四明重修,42年(1777)知府蔣元樞複修,至嘉慶4年(1799)紳士黃拔萃再修,道光2年(1827)候補同知吳春祿捐募修葺,同治元年(1862)知府洪毓琛倡修,光緒16年(1890)知府方祖蔭重修,光緒32年(1897)開闢經火車站至安平之公路(今天的青年路)時,廟埕被徵收成道路。民國23年至26年再修,至二次大戰遭盟機炸射,修建碑兩基被炸碎,光復後修護。為台灣最早興建之城隍廟,曾為明鄭天興州署官吏行祭之州城隍廟,入清後改為府城隍廟,存藏有乾隆53年(1785)張青峰奉獻之石香爐,同年陶崑所獻石燭台,為重要歷史文物,藏有洪毓琛[福佑善良]匾額。在當時府城隍的盛景,空前盛況,廟會眾多,香客如潮。

縣城隍廟:
廟域面積30坪,主祀城隍爺(顯佑伯),康熙50年知縣張宏所建,原址在現中華日報社附近,後來遷至現台南救濟院後。日據初期為憲兵隊所佔用,後廢為救濟院,乃遷於東鄰現址。

風神廟:
乾隆4年(1739)巡道鄂善所建,30年知府蔣允焄修,乾隆42年(1777)蔣元樞再修。本廟祀奉風神爺或風伯,係司風之神,與航海有關。原廟域佔地很廣,為清代本市八廟之一,至民國七年,為開闢道路被拆除,今僅存小廟一間,又管理不善,拜殿曾變成了撞球場,廟內風雷神塑像,造型極佳,栩栩如生,頗富藝術價值。

廣慈庵:
主祀觀音菩薩,本庵創建於康熙31年(1692),由諸羅縣知縣張伊撥給香燈田租穀。道光26年(1846)重修,民國51年再修。境域前面對尖山小峰,俯視小坑,環植修竹,堪稱幽雅。有張伊[廣慈院]匾額。與萬福庵同為本市二古寺庵之一。

大觀音亭:
亭域300坪,亭房260坪,主祀觀音菩薩,創建於永曆年間,或謂建於荷據時期。康熙32年(1693)重修,並建後堂,乾隆56年(1791)里人陳漳山復修。配祀月老公,為昔府城婚齡信男善女問婚姻祈願之處。有洪毓琛[大觀音在上]匾額及王得祿楹聯一對

慈蔭亭:
俗稱佛祖廟,主祀觀音菩薩,亭域28坪。本亭創建於康熙56年(1717),雕像奉自南海普陀山。嘉慶15年(1810)重建,道光20年(1840)因暴風損毀,黃德清等人集資重修,光緒33年(1907)又毀於暴風雨,莊清溪等人向信徒醵金再修。廟宇仍維持古風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