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稱為文化古都的台南,有不少老建築近年由市政府規劃為文創園區,像是位在北區的公園路321巷,有18棟日據時代的軍官宿舍,在兩年前鼓勵藝術家進駐,成為一個新興的藝術聚落。其實,台中的中興新村也有類似的發展軌跡,早在2006年就有藝術家駐村計畫,但是幾年下來,很多藝術家來了又走了。這好像是台灣各地文創計畫的縮影,許多都只是階段性短暫性,一時之間繁花盛開,但花期過了,土壤並沒有變得更肥沃,不夠讓文創的種子發芽茁壯。
台灣的新生兒出生率節節下降,今年九月入學的小一新生預估十八萬九千人,許多學校都面臨併校的命運。像是位在新北市坪林的漁光國小,因為學區人口外移,六個年級加起來只有十二名學生,小一更只有一人,這樣要怎麼上課呢?過去,這個迷你型的漁光國小因為發展出特色教學,連續四年拿到教學卓越金質獎,還吸引四萬個外地學生來這裡取經遊學,但是最後仍然躲不過被裁併,成為坪林國小的漁光分班。即使如此,一位守著渔光十幾年的老師不願放棄努力,為了留住漁光精神,他想出一個誰來午餐的計畫。帶您一起去看看。
【獨立特派員官方網站】
http://innews.pts.org.tw/
【獨立特派員臉書】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tsinnews